<strike id="ymyim"></strike>
  • <abbr id="ymyim"></abbr>
  • <ul id="ymyim"></ul>
    <abbr id="ymyim"></abbr>
    <ul id="ymyim"></ul>
    <fieldset id="ymyim"><menu id="ymyim"></menu></fieldset>
  • <fieldset id="ymyim"><input id="ymyim"></input></fieldset>
    <ul id="ymyim"><sup id="ymyim"></sup></ul>
    <strike id="ymyim"></strike>
    2024年12月19日 星期四

    品質市中按下新舊動能轉換“快進鍵”系列報道之二

    市中傳統+新興“雙擎”驅動再騰飛

    發布日期:2018-03-09

    信息來源:濟南日報

      目前,一場名為新舊動能轉換的“戰役”在全市鳴槍打響。面對這一重大歷史機遇,市中區對標“精明增長”,謀劃“多核發展”,做好傳統優勢轉化、揚長補短的大文章,大力發展以大數據、物聯網、人工智能和“互聯網+”為核心業態的數字經濟,實現傳統產業、新興產業“兩個引擎”帶動新舊動能轉換,全力助推濟南新舊動能轉換提質提速。
      蝶 變 ——打造產業轉型升級“擴容器”
      近日,市中區以全省第一名的成績,在2018年山東省現代服務業聚集示范區(產業集群)評選中奪魁。這既是市中區促進要素資源聚集、推動服務業提檔升級方面的著力提升,也是加快新舊動能轉換步伐的有力體現。
      如何在新舊動能轉換道路上形成特色?市中區將以園區作為承接項目、集聚產業、加快新舊動能轉換的主要載體,推動各大園區協同發展。記者了解到,市中區以山東大學國家大學科技園、白馬山創智谷、國家科技領軍人才創新創業(濟南)基地為“三大孵化器”,同時繼續做大做強濟南國際創新設計產業園,著力推動山東新金融產業園快速發展。此外,市中將構建數字經濟、智能制造業、總部經濟、文化創意、現代商貿、休閑旅游文化“六大產業聚集區”,規劃輻射省會城市群經濟圈,協同發展推動產業轉型升級。
      涅 槃 ——傳統產業“老樹開花”
      “深化金融體制改革,增強金融服務實體經濟能力”。市中區圍繞全市“打造四個中心、建設現代泉城”中心任務,特別是區域性金融中心建設,重點培育發展新金融業態,促進金融資源與實體經濟有效結合,重點引進涵蓋證券、期貨等新金融、類金融機構,為推動市中區產業轉型升級增添動力。
      增強金融業核心競爭力的同時,其他傳統產業發展活力競相迸發。市中區做強信息通訊產業,大力發展物聯網、云計算等戰略新興產業;瞄準物流產業高端環節,培育發展電子物流、第三方物流、電子商務等業態;大力發展綜合設計、文化創意等產業,有效對接“中國制造2025”行動計劃,充分發揮重汽集團、西門子等龍頭企業的帶動作用,加快向高附加值和規模化、集群化、服務化發展。
      燎 原 ——新興產業“插柳成蔭”
      2017年12月19日,濟南市“互聯網+”型創新創業綜合示范園線上園區啟動儀式在市中區舉行。隨著豬八戒網濟南線上園區開園,市中區以大數據引領轉型升級、助力新舊動能轉換邁出堅實一步。“‘互聯網+’、‘產業升級’正成為經濟發展新業態、新引擎。”豬八戒網總裁王楠表示,“我們選擇在市中區落地,與市中區超前的發展視野和優質的服務態度息息相關。”
      近年來,市中區以發展大數據產業、打造“雙創”平臺作為加快新舊動能轉換的重要抓手,一步一個腳印打造發展新“引擎”。2017年7月,市中區重磅打造山東數字經濟產業園,并與包括豬八戒網在內的27家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行業的公司、協會簽約,此外還與2家國家級產業支撐機構簽約,對助推新興智慧城市、新舊動能轉換先行區建設具有重要意義。
      栽好梧桐樹,才能引來鳳凰棲。大力發展新興產業的同時,市中區既要引來“金鳳凰”,又要當好“店小二”。圍繞新興金融、大數據、智能制造等十大產業抓招商,培育形成一批特色產業集群;圍繞總部經濟招商,有針對性地開展精準招商、定向推介,促進總部企業加快集聚;圍繞載體資源招商,精心打造一批總部樓、數創樓、科技樓;圍繞棚改舊改招商,認真做好包裝策劃和招商推介,高起點定位、大手筆推動、集中連片開發,年內全部啟動剩余城中村改造和棚戶區改造,努力把棚改舊改區域打造成產城融合的示范區和創新創業的活力區。
    編輯:姚立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