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rike id="ymyim"></strike>
  • <abbr id="ymyim"></abbr>
  • <ul id="ymyim"></ul>
    <abbr id="ymyim"></abbr>
    <ul id="ymyim"></ul>
    <fieldset id="ymyim"><menu id="ymyim"></menu></fieldset>
  • <fieldset id="ymyim"><input id="ymyim"></input></fieldset>
    <ul id="ymyim"><sup id="ymyim"></sup></ul>
    <strike id="ymyim"></strike>
    2024年12月19日 星期四

    市中區建成區級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

    文明之花香飄市中

    發布日期:2019-05-15

    信息來源:濟南日報

      5月14日下午,市中區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揭牌,標志著該區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工作邁上全新臺階。
      近年來,市中區把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作為一項政治任務,先試先行,精心謀劃,周密部署,全力實施,推動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有力有序開展。著眼于凝聚群眾、引導群眾、以文化人,市中區充分發揮新時代文明實踐分中心、文明實踐站的主陣地、主渠道作用,將文明實踐與文明創建、鄉村振興、基層黨建等工作有機融合,打通宣傳群眾、教育群眾、服務群眾的“最后一公里”,為“品質市中”攻堅突破提供堅強的思想保證、強大的精神動力和豐潤的道德滋養。
      率先干起來吹響文明實踐“號角”
      建設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是新時代加強基層宣傳思想文化工作的戰略部署,更是鞏固意識形態陣地、助推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途徑。市中區于2018年下半年啟動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試點工作,在桿石橋街道、十六里河街道、舜耕街道全面完成街道分中心和社區(村)實踐站建設,掀起新時代文明實踐工作全面動員、全民參與的熱潮。
      在此基礎上,2019年,市中區全面啟動區、街道、社區(村居)三級陣地建設,成立由區委書記任主任的市中區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制定下發《市中區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工作方案》,提出今年6月底前實現全區三級陣地全覆蓋的目標要求;召開全區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工作推進會,對做好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工作作出安排部署。
      隨著市中區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的成立,市中切實打通宣傳群眾、教育群眾、服務群眾的“最后一公里”。據了解,該中心將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要求與城管部門實際有機結合,搭建“智慧城管”青少年教育實踐基地、儒家文化傳播中心、“百姓城管”志愿者協會、環衛圖書館等有形陣地和實踐平臺,組建專業的志愿者隊伍,探索開展多場文明實踐主題活動,努力走在全市、全省乃至全國城管系統前列。
      工作動起來 盤活資源不留“死角”
      建設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需要上下聯動,統籌力量,整合資源。隨著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的全面推開,市中區強化組織領導,由市中區委宣傳部履行牽頭職責;市中區各街道辦事處履行主體責任,成立由街道黨工委書記任主任的新時代文明實踐分中心,提前謀劃,周密部署,科學推進新時代文明實踐分中心建設工作。緊密結合自身實際,市中區各街道辦事處既“規定動作”做到位,又因地制宜,將“自選動作”做出彩,著力打造一批融合思想引領、道德教化、文化傳承等多種功能于一體的城鄉新時代文明實踐平臺,更好地擦亮“品質市中”品牌。
      固定的學習、活動場所是開展新時代文明實踐工作的重要依托,市中區各街道、社區、村(居)充分利用街道黨群服務中心、綜合文化服務中心、道德講堂、科普大學等陣地,按照“有學習場所、有學習計劃、有宣講隊伍、有配套教材、有學習記錄、有學習成效”的“六有”標準,將新時代文明實踐分中心、文明實踐站打造為宣傳思想文化工作長期、穩固、堅定的陣地。
      活動做起來延伸志愿活動“觸角”
      在市中,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在會議室、文化廣場、社區活動中心等公共場所方興未艾。群眾聚在哪兒,文明實踐活動就延伸到哪里,這是市中區打通文明實踐“最后一公里”的務實舉措。堅持用大眾化、通俗化、實用化的宣傳手段,市中區圍繞“講、評、幫、樂、慶”等主要活動方式,組織開展形式多樣的文明實踐活動,深入宣傳普及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弘揚主旋律、提振精氣神、凝聚正能量,更好地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舜耕街道舜華社區充分發揮黨建共同體、社會組織、志愿者的優勢作用,通過“孝親、養正、睦鄰、尚樂、明禮”五大板塊,搭建“家校社”育人共同體、“紅色基因傳承”、“傳統文化體驗”等教育基地,實施“紅色故事宣講”“樂和大院”“文明家庭”評選及“孔子學堂”“新生活快樂家庭”等系列活動,推進實踐活動落地落實。
      為更好地對接群眾需求,用好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這個平臺,市中區還從強化隊伍建設入手,通過群眾喜聞樂見的形式,宣傳新思想、新文化、新理論,重點吸收革命前輩、專家教授、理論骨干、“兩代表一委員”、道德模范、身邊好人等先模人物組建宣講隊伍,對群眾進行面對面的宣講,同時將黨員干部、先進人物、百姓宣講員、專業人士、學生宣講員、社會志愿者吸納進文明實踐志愿服務隊伍,組建政策理論、紅色文化、文明禮儀等志愿服務隊伍,實現宣講多樣化、多元化,志愿服務工作常態化、規范化。
    編輯:時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