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rike id="ymyim"></strike>
  • <abbr id="ymyim"></abbr>
  • <ul id="ymyim"></ul>
    <abbr id="ymyim"></abbr>
    <ul id="ymyim"></ul>
    <fieldset id="ymyim"><menu id="ymyim"></menu></fieldset>
  • <fieldset id="ymyim"><input id="ymyim"></input></fieldset>
    <ul id="ymyim"><sup id="ymyim"></sup></ul>
    <strike id="ymyim"></strike>
    2024年12月19日 星期四

    “百名博士市中行”活動舉行 營造“人才高地”賦能品質發展

    市中區匯集八方英才共襄盛舉

    發布日期:2019-10-18

    信息來源:濟南日報

      “百名博士市中行”活動啟動。
      駐濟高校、科研院所領導、教師、博士研究生代表及市中區優秀校友代表參觀濟南國際創新設計產業園。
      十月的市中,秋高氣爽,丹桂飄香。10月16日,由濟南市市中區委組織部主辦的“百名博士市中行”活動啟動,90余名駐濟高校、科研院所領導、教師、博士研究生代表及市中區優秀校友代表踏上市中區這片熱土,共赴一場人才之約,實地考察該區兩大“國字號”人才基地——國家科技領軍人才創新創業基地、國家海外人才離岸創新創業基地,以及濟南國際創新設計產業園,與政府、企業述情誼、謀發展、促共贏,為加快建設“大強美富通”現代化國際大都市的品質之區再添新才智。
      坦誠相見 “智匯”市中為“品質市中”建設提供智力支持
      近年來,市中區高度重視高層次人才引育工作,將“人才強區”作為四大強區戰略之首,持續出臺“真金白銀”的優厚政策、打造國內頂尖的平臺載體、提供稱心如意的優質服務,相繼開展“萬名校友集聚計劃”、“弘揚愛國奮斗精神、建功立業新時代”五大行動等一系列引才、聚才、愛才活動,各領域知識分子、專家學者及廣大創新創業人才隊伍總量迅速擴大,“品質市中·經緯人才”工作品牌更是聲名鵲起、化繭成蝶。
      “不僅讓我們受益無窮,更讓我們感受到知識是有溫度的,在這個秋末初冬的季節里,這次活動將是我們人生和科研工作中的一次新體驗,一次自我成長,也是共同提升的機遇”“從基地建設可以看出,市中區探索并采用離岸創新模式,吸納海外人才在不脫離原有科研生態環境的條件下參與本地科技創新,為海外人才的引入開辟了一條新渠道”……在位于濟南國際創新設計產業園的活動現場,來自濟南大學、山東中醫藥大學、山東財經大學、山東大學等高校的代表紛紛發言,唱響“人才驅動”好聲音,激發創新創造活力。
      引才匯才,誠意是“金鑰匙”。根據“百名博士市中行”活動行程安排,10月16日下午,博士團一行根據不同學科領域,深入市中區科技、新金融、大數據、農業、體育等領域企業、園區實地調研,面對面進行座談。“我們在機器人教育行業做了12年,在全國有100多家分店,我們希望引入更多人才資源,幫助我們進行配套教學設備研發。”“我們前期跟山東大學建立良好的合作關系,希望借助此次活動,更加深入推進校地合作,用人才資源助力科技成果轉化。”“市中區今天組織了這樣一場活動,搭建企業與高校之間的溝通平臺,找準企業的發展痛點,解除企業發展的后顧之憂。”在山東數字產業大廈座談現場,濟南米匯網絡科技有限公司、山東艾克瑞特教育咨詢有限公司等6家企業,與來自濟南大學、山東大學、山東師范大學的高校代表匯聚一堂,談想法、提建議、話發展,誠意滿滿欲求“千里馬”。
      本著立說立行的態度,市中區相關部門對提出的意見建議全面梳理匯總、細化分解,盯緊跟上做好督促落實。這種開放性、主動性的服務姿態,迎來企業家與高校代表陣陣掌聲。人才和企業間,碰撞著智慧的火花、創新的力量和無窮的合作機遇。
      環境留才 政策引才
      出臺優惠政策托起“人才高地”
      全區駐有山東省委、山東省紀委監委等黨政軍機關150多家,駐有大型總部及區域型總部企業179家;金融機構種類齊全、數量最多,中國人民銀行濟南分行、山東省銀保監局、山東省證監局、山東省外匯管理局等金融行業主管、監管部門均在市中;樓宇經濟發展載體豐富,全區建筑面積超5000平方米的在用商務樓宇達78座,在建重點商務樓宇8座,稅收貢獻過億元樓宇27座……優越的區位、富集的資源、發達的產業、澎湃的活力,當下的市中正處于推動高質量發展的機遇期、關鍵期、黃金期,既有求賢若渴之誠意,又有海納百川之胸懷,為人才發展提供著廣闊舞臺。
      人才競爭不僅要靠優質的服務保障,更要靠良好的優惠政策。秉持“海納百川、追求卓越,品質服務、共創輝煌”的人才工作理念,市中區出臺“品質市中·1+11”人才政策,開展獨具特色的“經緯人才”計劃,支持頂尖人才、創業人才、青年人才盡展才華,對到市中創新創業的人才(團隊)給予最高600萬元資金扶持,對企業新引進的博士研究生給予租房和生活補貼,政策優惠力度在全市位于前列。
      尤為值得一提的是,今年,市中區與濟南大學為10名“市中區-濟南大學智庫專家”、10名“濟南大學產業教授”頒發證書,為7家企業授予“濟南大學實踐教學基地”,并與8家企業,濟南大學5家學院、實驗室負責人簽約首批校地合作人才項目,聯合創新出臺《濟南市市中區、濟南大學關于協同開展招才引智促進創新創業的意見(試行)》,打破了校企引才用才的體制機制壁壘,為企業引進人才提供高校編制保障,為校企合作提供獎勵補助,同時,為符合要求的博士研究生提供一次性安家補貼,政策的創新性、支持力度得到了進一步提升,在深化校地合作的探索之路上翻開全新篇章。
      平臺匯才 服務聚才
      用優質暖心的服務讓人才少跑腿、辦成事
      木茂鳥集,水深魚聚。良好的干事創業平臺是匯集人才的“聚寶盆”。近年來,國家科技領軍人才創新創業基地、國家海外人才離岸創新創業基地先后落戶市中,成為全國唯一一個集聚兩大“國字號”人才基地的區縣。此外,山東數字經濟產業園、濟南國際創新設計產業園、山東新金融產業園等園區功能完整,管理基金規模超過1600億元,為人才提供載體支撐、投融資扶持等全方位保障。策劃建設山東大學國家大學科技園、泰山大學科技園、濟南大學科技園三大大學科技園,科技企業、科研機構、高等院校等各類主體協同創新、產學研一體化發展的良好局面正在加速形成。對于企業和人才來說,服務就是吸引力、凝聚力。市中區牢固樹立“請讓我來服務你,就像服務我自己”的理念,建有人才服務專窗、配備人才服務專員,人才到市中創新創業,享受人才公寓、醫療保健、子女入學的“一站式”“鏈條式”全方位服務。在政務服務上,市中區突出事項“一次辦成”、服務“一步到家”,開展一諾受理辦、一網全程辦、一端簡化辦、一站就近辦、一廳集合辦的“五個一”服務,推出容缺受理模式,讓“指尖辦”“馬上辦”成為常態,全區營商環境正加快向3.0版躍升。
    編輯:姚立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