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山東水泥廠有限公司安環部負責人盧西方,我單位在對SNCR脫硝設施進行檢修時發現貯存液氨的儲罐發生泄漏。儲罐里存有液氨20噸,儲罐裂縫大約有5厘米,目前我公司正在做初步噴水稀釋工作,請求相關部門支援。”
“收到,請你單位立即啟動應急預案,成立現場指揮部,組織專業人員進行先期處置,我向局領導匯報馬上進行增援。”濟南市生態環境保護綜合行政執法支隊市中大隊七中隊張群回復。
5月19日,市中區應急指揮中心,一場突發環境事件應急演練拉開帷幕。
加強環境風險隱患排查、進行突發環境事件應急演練,是消除轄區環境安全隱患、嚴守生態環境安全底線的重要途徑。為檢驗轄區突發環境事件綜合預案、部門預案和企業預案的相互銜接和可操作性,進一步明確企業主體責任和各部門職責分工,增強演練組織單位、參與單位和人員的快速響應、上下協調聯動的實戰能力和應急處置能力,市中區組織了這場突發環境事件應急演練。
演練模擬山東水泥廠有限公司一液氨儲罐發生泄漏。據?;瘜<医榻B,液氨在常溫常壓下為無色氣體,有強烈的刺激性氣味,溶于水、乙醇和乙醚,極易燃,能與空氣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熱會引起燃燒爆炸。應急處理人員需要穿內置正壓自給式空氣呼吸器的全封閉防化服,采取措施防止氣體通過下水道、通風系統和密閉性空間擴散,對泄漏點和泄漏物采取噴霧狀水進行稀釋、溶解,同時構筑圍堤或挖坑收容產生的大量廢水,用醋酸或其他稀酸中和,并對附近的雨水口、地下管網入口進行封堵,對泄漏點用管道夾具、橡膠墊、密封膠進行堵漏處理。
接報后,濟南市生態環境局市中分局立即啟動突發環境事件應急預案,經初步定性定級為一般突發環境事件,上報市中區政府和濟南市生態環境局。市中區政府啟動市中區突發環境事件應急預案,應急指揮中心經過調度信息報送、現場搶救、排險、洗消、監測、調查處理和輿情引導等現場處置環節,最終形成突發環境事件的初報、續報和處理結果報告。
經過100分鐘的現場處置,對液氨儲罐的洗消和堵漏作業結束,中毒人員已無生命危險,被送至附近醫院進一步救治、觀察,洗消廢水運至該單位污水處理廠處理,現場處置完成。
濟南市生態環境局市中分局局長楊文靜介紹,本次突發環境事件應急演練有四個首次:一是首次采用無人機技術,對事故現場進行近距離監測和遠距離航拍,既保護了應急監測人員的人身安全,又將事故現場的監測數據實時傳送到指揮中心,為快速、準確進行應急決策提供數據支撐;二是首次通過客戶端和視頻號進行云直播,使演練受眾最大化,提高全民環境風險防范意識和應急處突能力;三是首次多角度記錄演練實況并制作成“教材級”視頻,組織轄區465家工業企業全員收看,提高企業對突發環境事件的應急處置能力;四是首次采用遠程信息化指揮和現場演練相結合的方式,達到應急響應迅速定位、遠程互動、全過程可視的現代信息化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