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全區“雙招雙引”工作部署會召開10天后,天橋區3月15日上午召開2020年項目建設工作部署會,對全區總投資額達1317億元的138個重點項目進行部署,奏響了重點項目建設的鏗鏘樂章。
“要在全區樹立‘一切圍繞招商轉、一切圍繞項目干’的導向;動員各級以更大力度、更實舉措,全力以赴推動‘雙招雙引’和項目建設實現新突破,為加快建設現代化中心城區奠定堅實基礎。”天橋區委書記韓偉表示。
機制保障 構建起“135”項目推進體系
發展是第一要務,項目是發展的支撐,大項目推動大發展。尤其是在疫情防控新形勢下,緊盯項目,加快建設,決定了天橋區發展的速度。
會上,天橋區下發了《關于2020年重點項目建設工作的實施意見》,在全區構建起“135”項目推進體系——咬定全面完成重點項目建設任務“一個目標”,形成包掛聯系、臺賬管理、跟蹤調度“三項機制”,完善組織領導、責任落實、檢查督查、項目考核、輿論營造“五大保障”,分類分級制定項目推進辦法,加快形成項目梯次推進格局,推動實現重點項目落地一批、開工一批、建設一批、竣工一批。
據了解,在全區確定的138個重點項目中,有72個由區級領導重點包掛。包掛領導每周至少一次到項目現場,及時調度和督促項目進度,幫助解決項目落地、開工、建成、達效等全鏈條困難和問題。
要求嚴格 為每個項目制定“作戰計劃”
“135”項目推進體系構建起來,為全區重點項目提供了強有力的機制保障。具體到每個項目,天橋區同樣提出了嚴格要求:明確目標、制定計劃、對表推進,倒推資源配置,倒推時間分配,以周保月、以月保季、以季保年,確保按時間節點完成。
拆遷供地是項目落地的前提。今年,該區確定了實現供地3000畝的目標,在每個涉及供地的項目成立指揮部或工作專班,用好群眾工作方法等,全力以赴攻堅。尤其對北湖等拆遷收尾的項目,高鐵綠色產業園等急需供地的重點產業項目,集中精力、集中力量、集中措施啃硬骨頭、打硬仗,盡快按時間進度實現清零。
同時,該區建起有效的融資機制:對上溝通爭取要活——對一些競爭性的財政專項資金建設項目,要多溝通、匯報,爭取得到上級認可和支持;撬動社會資本要活——積極爭取社會資本進入項目建設領域,積極推行PPP模式及政府購買服務方式,撬動銀行和社會資本支持項目建設;政府融資要活——加強銀企對接,充分發揮政府的橋梁作用,通過加強信用擔保體系建設,向企業宣傳信貸政策,向銀行介紹企業情況、推介重點項目,推動政府與銀行加強戰略合作等,為重點項目建設提供有力的資金支持。
服務到位 各級領導踐行“一線工作法”
“護航”重點項目建設,天橋區實施的是全過程、全方位跟蹤服務。
除了區級領導帶頭服務項目建設,各街道、相關部門也將按照區里模式,建立領導包掛重點項目制度。其中,各街道要派專人盯在工地、靠在工地,加強協調服務,督促項目進度;項目責任部門要落實歸口責任,及時跟進解決問題;項目審批和手續辦理部門推進“減材料、減環節、減時間、優流程”的流程再造,加快并聯審批,實行容缺辦理,進一步壓減項目審批、建設和驗收時限。
其實,在全區濃厚的“雙招雙引”、服務項目建設氛圍中,各街道、部門均已率先行動、做出探索。例如,濟南新材料產業園區專門制定了強化項目科技創新促進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政策,鼓勵企業做大做強;天橋區發改局建立了牽頭部門協調、各職能部門配合、責任單位全程跟進服務的上下聯動協調機制;緯北路街道確立了“重點項目建設攻堅年”,建立“周調度、月分析、季考核”工作機制,以調度和考核倒逼工作落實;藥山街道成立了工作專班,由班子成員帶頭、全員上崗,發揮村居動能、激發全員參與熱情,保障轄區36個重點項目加快建設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