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的濟南,秋風送爽,碩果累累。泉城再次迎來盛會——7日上午9時,2020年中國藥學大會在濟南開幕。作為全國醫藥行業的一件大事、盛事,包括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科學院院士等眾多醫藥領域專家在內的近300人齊聚濟南,深入探討藥物創新的新理論、新成果,共同研究藥學參與疫情防控的新技術、新舉措,為疫病防控貢獻更多智慧和力量。
城市因盛會而閃亮,盛會因城市而出彩。一場重量級的盛會,是展示城市形象、推介濟南的難得機遇。
“借此機會,我從和醫藥健康產業有關的濟南‘四張名片’來介紹……”在2020年中國藥學大會開幕式上,省委常委、市委書記孫立成向參會嘉賓描繪了一個充滿活力、前景無限的濟南。
“第一張名片,扁鵲故里。”孫立成說,濟南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可以說是物華天寶、人杰地靈。名醫扁鵲誕生在齊國盧邑,也就是現在的濟南長清。他創立的“望聞問切”四診法,奠定了中國醫學基礎。2000多年來,濟南的“杏林妙手”層出不窮,僅著書立說、有史可考的就多達140余人……深厚的文化底蘊,為濟南醫藥健康產業發展提供了豐厚的滋養。
濟南是天下聞名的泉城。孫立成把“天下泉城”作為第二張名片。他說,濟南泉甲天下,南有詩畫群山、北有黃河綠廊、西有萬畝濕地、東有百脈泉群,“山泉湖河城”渾然一體,宜人的生態環境為發展大健康產業提供了良好條件。濟南區位優越、交通便捷,北接京津冀,南連長三角,東承環渤海經濟圈,西通中原經濟區,是多個戰略經濟區交匯點。“米”字型高鐵網加速形成,每天300多車次高鐵直達全國254個城市,中歐班列通達“一帶一路”沿線13個國家,濟南國際機場204條航線通達海內外120個城市,發達的交通為生物醫藥產業國內國際拓展提供了便捷條件。
當前,濟南正加快打造“康養濟南”,各類條件可謂得天獨厚。“第三張名片,康養名城。”孫立成介紹說,濟南醫療衛生資源富集,擁有醫學類高校6所,在校生超過10萬人;三級以上醫院35家,各類醫療機構7487處;國家臨床和中醫重點專科24個,4萬余名醫藥研發人才為醫藥產業發展提供源源不斷的智力支持。濟南醫藥產業平臺高端,國際醫學科學中心正加快建設,齊魯國際生命科學城蓬勃發展,樹蘭(濟南)國際醫院等高端醫療平臺正在開工建設,扁鵲小鎮、阿膠小鎮等25座康養小鎮競相涌現。濟南醫療數據應用領先,山東互聯網醫保大健康綜合服務平臺正式啟用,國家人類遺傳資源山東創新中心加快建設,國家健康醫療大數據北方中心率先實現健康醫療大數據的匯聚存儲和創新應用。濟南正乘著“健康中國”的東風,加速成為醫學技術創新和成果轉化高地、高端醫療服務聚焦區、國際醫養健康目的地。
生物醫藥產業是濟南重點打造的十大千億級產業之一,基礎良好、前景廣闊。孫立成把“實力藥谷”作為推介濟南的第四張名片。他說,濟南生物醫藥產業基礎雄厚,生物醫藥、醫療康養產業主營業務收入均超過千億規模。擁有齊魯制藥、華熙生物等各類醫藥企業超過3000家,持有生物藥品批準文號1300多個,居全國首位。擁有國家級技術創新平臺和國家創新藥物孵化基地,2個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6個國家和省部級重點實驗室,27個省、市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化學藥、生物藥等研發能力和規模全省第一。擁有齊魯制藥生物醫藥產業園等一批示范園區,形成了研發生產、服務外包、醫藥流通、醫療服務等全產業鏈條。這些都為濟南加快構建現代生物醫藥產業體系提供了強大支撐。
當前,濟南正對標對表習近平總書記“走在前列、全面開創”目標定位,搶抓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重大國家戰略機遇,加快打造“科創濟南、智造濟南、文化濟南、生態濟南、康養濟南”,建設“大強美富通”現代化國際大都市。良好的基礎、難得的機遇,為濟南醫藥產業發展開辟了廣闊空間。孫立成表示,濟南將全力提供最優厚的獎勵政策、最堅實的平臺支撐、最完備的要素保障、最優質的投資環境。
“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孫立成現場發出“濟南之約”:“真誠希望廣大業界精英、企業家關注濟南、走進濟南、投資濟南,共創醫藥產業發展新輝煌,共譜美好生活新篇章。”
會場里,響起熱烈的掌聲。“扁鵲故里”“天下泉城”“康養名城”“實力藥谷”——四張名片,亮出了“康養濟南”新藍圖,亮出了濟南發展醫藥健康產業的底氣,也讓與會嘉賓對這座希望之城充滿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