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rike id="ymyim"></strike>
  • <abbr id="ymyim"></abbr>
  • <ul id="ymyim"></ul>
    <abbr id="ymyim"></abbr>
    <ul id="ymyim"></ul>
    <fieldset id="ymyim"><menu id="ymyim"></menu></fieldset>
  • <fieldset id="ymyim"><input id="ymyim"></input></fieldset>
    <ul id="ymyim"><sup id="ymyim"></sup></ul>
    <strike id="ymyim"></strike>
    2024年12月19日 星期四

    槐蔭區國有建設用地供后監管工作經驗全市推廣

    發布日期:2021-03-31

    信息來源:濟南日報

      3月25日,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召開全市土地供后監管培訓交流會,槐蔭區又一次在全市交流會上進行典型工作發言。槐蔭的工作模式、工作經驗及工作成果再一次在全市范圍進行推廣,得到一致好評。
      自2015年5月全市第一次國有建設用地供后監管工作現場會在槐蔭區召開以來,槐蔭區正式拉開了建設用地供后監管工作的序幕,從2017年閑置土地全市占比三分之一,面積高達3200余畝,到2019、2020年連續兩年閑置土地新增為零,這巨大數據變化背后是全體監管人員辛勤付出的成果,是開拓創新艱苦奮斗的結果,也是全區建設用地供后監管成果的充分展示。
      建章立制 規范監管 形成供后監管標準模式
      監管初期結合監管工作的要求,槐蔭區自然資源局在全面摸清全區建設用地供地底數基礎上,建立了《槐蔭區建設用地供后監管統計臺賬》,繪制了建設用地供后監管流程圖,制作了用地單位應提供材料“明白紙”,全面開展了動態巡查工作,對項目開發建設情況真正做到一目了然。
      同時,實施過程中采取項目跟蹤管理制,及時建立項目監管檔案,及時錄入監管系統,及時處理預警信息,注重各時間節點,下發各通知文書,盡最大可能把監管工作做足做細,形成一套完整的供后監管的工作模式,使管理更加規范化。
      開拓創新 聯合會審 織密監管工作一張網
      為確保已供地項目及時進入監管流程,槐蔭區自然資源局采取了科室內部會審制度。為進一步加大監管力度,又創新開展《建設用地供后監管協議》簽訂工作,做到一宗地一協議,采取提前告知、承諾守信等措施,確保用地單位嚴格按照合同約定進行開發建設,杜絕違約及閑置現象的產生。
      根據計劃,2021年槐蔭區自然資源局將探索實行用地企業信用管理措施,采取失信公示、聯合懲戒等手段,督促用地企業嚴格按照合同約定進行開發建設。這一系列的方法措施,是他們不斷創新、不斷完善、不斷充實監管手段的大膽嘗試,目的是通過有效監管,努力提高全區節約集約用地水平。
      未雨綢繆 建言獻策 開創誠信用地新篇章
      隨著供后監管工作的不斷深入開展,監管工作中存在的突出問題也不斷產生,如何規范監管?如何有效監管?針對這些問題,槐蔭區自然資源局在工作中不斷思考,并積極向省、市各級主管部門提出合理化建議。
      首先是建立誠信機制,搭建濟南市用地企業信用管理信息化錄入、查詢平臺對于用地企業失信行為向社會公示,落實新增供地時監管會審制度,真正限制違約失信企業再拿地;其次是探索實行履約保證金制度,制定違約金及閑置費收取細則。建立“守信有責,失信必罰”用地氛圍,嚴格執行合同違約責任,增加企業違約成本,遏制企業違約僥幸心理。
      在當前土地資源日趨緊張、土地利用日趨嚴格的形勢下,“供而不管”的時代已經過去了,“供后嚴管”的時代已經來臨。下一步,槐蔭區自然資源局將繼續完善監管機制,規范監管流程,創新監管手段,以發展的眼光建立長效工作機制,讓供后監管工作真正納入到全鏈條全流程全生命周期的用地管理中,促進全區節約集約用地再上新臺階。
    編輯:時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