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引進國盛證券、中巴新能環、滴滴出行等總部企業6家,大型總部及區域型總部企業達到179家;大力實施“經緯人才”計劃,累計自主培養選拔區級各類人才587人,“96工程”19個項目成功簽約、10個項目落地轉化,均列全市第一;累計拆除違法違章建設3452處、386.1萬平方米,新增“口袋公園”77處,在全市“拆違拆臨、建綠透綠”考核中位列第一……這是市中區作別2018年的一組數據,也是照亮2019年的一組數據。
回首剛剛過去的2018年,市中區緊緊圍繞建設“國內知名、全省一流的品質之區”目標,積極應對各種困難挑戰,實施大拆遷、大建設、大招商、大治理、大民生、大改革等重大舉措,不斷改寫發展的速度、改革的深度、提升的高度。
從國家科技領軍人才創新創業(濟南)基地啟用,到山東數字經濟產業園開園;從舉辦“創宜居環境·建康養之城”高端論壇暨項目簽約會、科學技術部科技企業家創業管理培訓等一系列招商推介活動,到開展基礎教育發展國際研討會、國際演武經貿交流會等一系列國際活動;從全力攻堅雙龍莊等棚改舊改項目,加快推進83個征收拆遷項目,到強力推進國華時代廣場總部基地、南北康片區商務樓宇等321個重點項目……2018年成為市中區經濟發展基礎不斷夯實、改革創新活力不斷迸發的一年。
從打通舜世路、舜德路、桃園路等多條瓶頸路,到劉長山路西延二期工程除橋涵隧道外竣工貫通;從對20個、總面積164萬平方米的老舊小區進行改造提升,到七里山南村、岔路街小區被列為全省住建系統新舊動能轉換老舊小區整治項目;從市中區未成年人素質教育基地順利開營,到建設圖書館分館10家,改造提升農家書屋10個、基層綜合文化服務中心10個……2018年成為市中區城市建設品質不斷提升,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進一步增強的一年。
人勤氣象新,奮進正當時。2019年是“品質市中”建設攻堅突破之年。起跑決定后勢,開局關系全局,打響“當頭炮”至關重要。市中區已邁開堅實的步伐,按照全市“1+ 474”工作體系要求,謀劃出“1+456”工作體系統領全區經濟社會發展,即圍繞加快品質市中建設、打造“大強美富通”現代化國際大都市的一流中心城區這一總體目標,聚焦發展品質更好、服務品質更優、環境品質更美、民生品質更實4個方面,著力培育黨建引領力、科技創新力、產業競爭力、項目支撐力、干部執行力“五大動力”,全力攻堅動能轉換、城鄉建設、雙招雙引、城市治理、環境打造、民生改善6項重點工作,在建設“大強美富通”現代化國際大都市進程中展現市中精神、貢獻市中力量。
在動能轉換上全力攻堅,推動產業升級裂變。突出“2+3”格局,做強金融、智能制造兩大優勢產業,培育科技創新、數字經濟、創新設計三大新興產業,以產業升級拉動新舊動能轉換。在城鄉建設上全力攻堅,推動全域聯動質變。堅持“項目為王、產城融合、城鄉一體”,加快推進8大項147個重點項目,特別是12個市級重點項目建設,做精北部、崛起中部、振興南部。在“雙招雙引”上全力攻堅,推動發展蓄勢量變。把“雙招雙引”作為經濟發展“生命線”,突出稅源導向,實現總量上、體量上、質量上“三個突破”。在城市治理上全力攻堅,推動要素匯聚蛻變。堅持像繡花一樣精細管理城市,轉變城市治理理念,深耕城市治理基礎,提升城市治理水平,探索出一條符合一流中心城區特點和規律的新路子。在環境打造上全力攻堅,推動區域全面蝶變。將環境打造作為“改革開放再出發”的突破口和支撐點,聚焦生態環境、營商環境、社會環境,以優質的環境促進發展提質增效。在改善民生上全力攻堅,推動群眾幸福聚變。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發展思想,研究實施新的“百件實事”民生工程,讓市中的發展更有“溫度”。
藍圖已繪就,聚力譜新篇。2019年,市中區“建設國內知名、全省一流的品質之區”的信心日益堅定,“品質市中”在攻堅突破的路上將迎來更高的提升、實現更大的跨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