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區是城市治理的“最后一公里”,也是黨和政府聯系群眾、服務群眾的“神經末梢”。社區安,城市才能安,社會才能安。近日獲悉,市中區在推進“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中,堅持兩手抓、兩促進,積極推進社區物業服務管理突出問題的整改落實,通過綜合施策、統籌推進,為社區治理工作找準突破口、抓住著力點,有效推動“六位一體”社區治理轉型升級。
突出黨建引領 “紅色物業”打通服務群眾“最后一米”
實踐證明,堅持黨建引領,是基層事業發展的根本保證。推進社區“六位一體”建設,核心就是把黨的建設融入社區治理各個環節。市中區積極打造“紅色物業”,對有組建條件的物業企業全部組建黨的基層組織,鼓勵社區黨組織和物業黨組織骨干人員“雙向進入、交叉任職”,切實讓“支部建在網格上,黨員服務零距離”。
此外,市中區實行物業企業負責人定期報告制度,建立物業服務協商機制,由物業企業負責人定期召開不少于7人的小區物業服務懇談會,參加人員由物業服務企業負責人、小區(網格)黨支部成員、業主委員會成員、樓組長和業主代表組成,邀請社區“兩委”成員、環境和物業管委會成員等參會,共同商討社區和諧建設的具體事宜。
突出頂層設計 “攻堅突破工作專班”破解難題
只有把黨的工作滲透到解決群眾關心的“關鍵小事”過程中,才能在提升群眾的獲得感中鞏固黨的執政根基。市中區堅持把社區物業服務管理問題作為區委主題教育整改落實的9個方面重點問題之一,由市中區委書記主持,在區委專題研討會上對標對表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社區治理的重要論述,深入開展交流研討和原因剖析,研究制定整改方案,針對社區物業服務管理領域,共查擺梳理出信訪投訴激增、職能部門缺位等7項問題,研究確定21條整改措施,實行集中整治、全面整改,做到工作措施、責任部門、責任人和完成時限“四個明確”。
此外,市中成立強化行業管理、優化企業服務、改善基礎環境3個“攻堅突破工作專班”,通過每周例會和督導調度制度,及時研究解決重點難點問題,同時將社區物業服務管理納入全區經濟社會發展綜合績效考核體系,嚴格落實各級責任,確保7項問題年底前全部落實到位。
突出規范管理 精準施策當好服務社區“店小二”
推進社區“六位一體”建設,要加強系統謀劃、統籌協調、整體推進。按照“規范操作、質量優先、寧缺毋濫”的原則,市中區由組織、民政、住建等職能部門聯合制定規范業委會建設和相關工作的指導性文件。針對社區住房、電梯、水電氣暖等方面存在的問題,由市中區住建部門對相關住宅小區開發建設企業進行約談,形成上下聯動、通力配合的工作機制。
市中區著力提升隊伍素養,組織基層服務管理隊伍負責人外出考察學習,編制物業服務管理工作手冊,舉辦信訪投訴辦理工作專題培訓會,積極探索物業企業從業人員執業制度,同時不斷完善物業企業信息建設、信用管理和失信聯合懲戒行業監管機制,提升行業監管效能。
突出流程再造 加快構建“大物業”管理格局
市中區學習借鑒北京、深圳等先進市區經驗做法,研究制定《關于以黨建引領規范和加強社區物業服務管理工作的實施意見》,并陸續出臺相應配套文件;重構區級物業服務管理組織架構;高質量組建17個物業管理辦公室、118個社區環境和物業管理委員會;探索實行相關職能部門向社區派駐“物業管家”制度,積極推進相關職能部門執法、管理和服務職能向住宅小區有效延伸,加快形成各負其責、齊抓共管的“大物業”綜合管理格局。
同時,市中區建立獎懲機制,將物業服務管理納入區政府民生實事工程,由區住建部門制定《物業服務質量考核評價辦法》并賦權街道辦事處、社區居委會具體實施,對問題嚴重的物業企業跟進督促整改,對整改不積極、不到位的,記入不良信用“黑名單”,并組織召開業主大會表決重新選聘服務企業。